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种植业主要作物的农业用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用水定额指标及使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种植业主要作物灌溉用水的管理与考核。
Title:Water Quota for Agriculture - Part 1: Crop Pla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449.1-2021《农业用水定额 第1部分:种植业》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农业灌溉用水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河北省内的种植业生产,为不同作物类型的灌溉用水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定额指标。
关键条文解读
#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北省内主要农作物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农业用水定额。这包括但不限于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常见作物类型。标准特别强调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如滴灌、喷灌等现代灌溉方法,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2. 术语和定义
- 农业用水定额:指在特定条件下,为了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而规定的单位面积或单位产量的用水量。
- 节水灌溉: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 3. 主要内容
标准详细列出了各类作物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推荐用水量。例如:
- 小麦(冬小麦):对于传统地面灌溉方式,每亩每次灌溉用水量不应超过60立方米;而对于喷灌,则可以降低至40立方米左右。
- 玉米:春播玉米在滴灌条件下,每亩每次灌溉用水量建议控制在30立方米以内。
- 棉花:采用膜下滴灌时,每亩每次灌溉需水量约为25立方米。
- 蔬菜类作物:如番茄、黄瓜等,在温室栽培中,应根据具体品种调整灌溉策略,确保既满足作物需求又避免过量灌溉。
# 4. 技术要求
标准还提出了多项技术要求来保障农业用水定额的有效实施:
- 必须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体系,确保灌溉设施完好无损。
- 推广使用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灌溉。
- 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及气象条件,及时调整灌溉计划。
- 加强农民培训,普及节水知识和技术。
# 5. 监测与评估
为了保证各项定额指标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标准要求定期对实际灌溉用水情况进行监测,并与理论值对比分析。同时鼓励建立信息化平台,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形成动态数据库,便于后续优化调整。
总之,《农业用水定额 第1部分:种植业》不仅为河北省农业节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地区制定类似标准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