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套种芋头的高效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马铃薯与芋头套种的高效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Potato and Taro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3T 006-2021 马铃薯套种芋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提高马铃薯和芋头的产量与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选址与整地
标准中指出,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前茬作物为非茄科或十字花科植物的土地作为种植基地。在整地时要求深耕细作,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同时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这一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种植密度
根据标准规定,马铃薯与芋头的套种比例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建议每亩种植马铃薯约4000株左右,并留出足够的空间供芋头后期扩展。这样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通风不良、病害多发等问题。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强调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求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加强补水工作。同时,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积水造成根系腐烂。合理的水分供应可以促进作物健康发育,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针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采用生物农药等方法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此外还特别提到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收获与储存
关于收获时间的选择,标准建议当马铃薯块茎充分膨大且叶片开始枯黄时即可采收;而芋头则需等到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再进行挖掘。收获后要尽快去除泥土并晾晒至适当干度才能入库保存。这样不仅能够保持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延长保鲜期。
以上就是对《DB4113T 006-2021 马铃薯套种芋头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核心内容所做的详细阐述。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广大农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