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淀粉玉米品种筛选与高产高效生产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高淀粉玉米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及高产高效生产。
Title:Screening of High-starch Corn Varieties and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2T 061-2022《高淀粉玉米品种筛选与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高淀粉玉米的种植和管理,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品种筛选标准
5.1 品种选择原则
- 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确保其在特定区域能够良好生长。
- 抗病性:优先考虑对主要病害(如叶斑病、丝黑穗病)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 产量潜力:选择经过试验验证,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品种。
解读:这部分强调了品种选择的重要性。适应性和抗病性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基础,而产量潜力则是衡量一个品种是否值得推广的关键指标。通过科学的品种筛选可以有效降低种植风险,提高收益。
栽培管理技术
6.2 播种密度
- 推荐播种密度为每公顷5万至7万株,具体根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调整。
解读:合理的播种密度直接影响到玉米植株间的光照、通风以及养分吸收效率。过密会导致植株间竞争加剧,影响光合作用;过稀则会浪费土地资源。因此,依据品种特性和土壤状况确定适宜的密度至关重要。
6.3 施肥方案
- 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抽雄前。
解读:有机肥料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供持久养分;而化肥则能快速补充必需元素。分阶段施肥有助于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
病虫害防治措施
7.1 预防为主
- 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 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解读:预防优于治疗,在病虫害尚未大规模爆发时采取行动可以事半功倍。同时,选用环保型农药不仅保护了环境,也减少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
以上内容只是DB2312T 061-2022部分内容的一个简要概述。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才能真正实现高淀粉玉米品种筛选与高产高效生产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