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脱毒马铃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储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脱毒马铃薯的标准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Virus-free Potat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2T 062-2022《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部关于脱毒马铃薯生产的规范性文件,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
条款解读:
- 基地选址要求:生产基地应远离工业区、交通主干道及城市垃圾场等污染源,土壤环境质量需符合GB 15618的规定。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有害物质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保证其无公害特性。
- 隔离措施:生产基地周围需要设置有效的隔离带或设施,防止外来病虫害侵入。这有助于维持脱毒种薯的纯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 种薯处理
条款解读:
- 种薯消毒:种薯在播种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推荐使用75%酒精溶液浸泡5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此步骤能够有效杀灭表面附着的细菌和真菌,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 催芽管理:催芽温度控制在15℃至20℃之间,并保持适宜湿度。适当的催芽可以促进幼苗健壮出土,提高成活率。
3. 栽培技术
条款解读:
- 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情况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一般行距为60cm左右,株距约30cm。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障通风透光条件良好。
- 水肥管理: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灌溉施肥,特别是在开花期前后要加强水分供应以满足块茎膨大的需求;同时注意氮磷钾比例平衡施用,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甚至损害作物健康。
4. 病虫害防治
条款解读:
- 预防为主: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出现的问题。对于常见的晚疫病、黑痣病等病害,可采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等替代化学药剂进行防控。
- 综合防治策略:结合物理、农业和生态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病虫害问题,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捕食害虫或者设置黄色粘板诱杀害虫成虫等方法来减少化学干预次数。
5. 收获与贮藏
条款解读:
- 适时收获:当大部分叶片变黄且地下部分完全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收作业。过早收获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而延迟则可能导致腐烂损失增加。
- 科学储藏:将新鲜采摘下来的马铃薯置于阴凉干燥处暂存,并尽快入库低温保存(温度保持在2℃~4℃)。良好的储存环境不仅延长了保质期限而且还能保持较好的口感风味。
以上内容仅为DB2312T 062-2022部分内容的一部分解读,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参考完整版标准文件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执行方案。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