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免焚烧“4090”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耕作要求、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采用玉米秸秆免焚烧“4090”模式进行玉米栽培的技术指导。
Title:Corn Straw Non-burning \"4090\"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6T 153-2021《玉米秸秆免焚烧“4090”栽培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玉米秸秆免焚烧“4090”栽培技术的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采用玉米秸秆免焚烧“4090”栽培模式的生产活动。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理范围和技术适用场景,确保了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制定和执行本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保证了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4090”栽培模式进行了明确界定,即在每公顷土地上种植4000株玉米,并保留约90%的秸秆覆盖地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实现生态友好型农业的重要手段。
栽培技术要求
# 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且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最终产量,因此需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慎重挑选。
# 播种期确定
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进行。适时播种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健壮成长,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施肥管理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施用;追肥则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灵活调整。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避免浪费资源同时也防止污染环境。
#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发生。当病虫害达到经济阈值时才可使用化学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高效。
# 收获与处理
当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20%-25%左右时即可收获。收获后的秸秆应尽量留在田间作为覆盖物使用,若需要粉碎还田,则需保证长度不超过10厘米,以便于分解吸收养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玉米秸秆免焚烧“4090”栽培技术规程》从多方面入手,系统性地指导农业生产者如何正确实施该栽培模式,对于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