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糯玉米绿色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鲜食糯玉米的绿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Fresh Eating Glutinous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3T 203-2021《鲜食糯玉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鲜食糯玉米生产的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提高鲜食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生产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种植鲜食糯玉米的土地应选择无污染、远离工业区和交通干道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且前茬作物不得为茄科或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规定是为了避免重金属污染和病虫害交叉感染,确保玉米生长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
种子处理
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具体做法是将种子放入55℃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浸泡4小时,最后捞出晾干备用。这样的处理可以有效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提高发芽率和幼苗健壮度。
施肥管理
肥料使用遵循“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吨,并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时应注意少量多次的原则,特别是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要适量增加钾肥用量,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和籽粒饱满。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以及生物农药的应用。特别强调了对玉米螟、蚜虫等主要害虫的监控与防控,提倡使用性诱剂、黄板诱杀等物理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收获与储存
鲜食糯玉米的最佳采收期为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此时籽粒含水量适中,口感最佳。收获后应及时进行预冷处理,并在低温(0℃-4℃)条件下短期储存,最长不超过7天,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以上内容涵盖了鲜食糯玉米绿色生产的关键环节,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范,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