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基本要求、数据处理、符号表示、图件编制及输出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计算机辅助制图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uter-Aided Mapping of Township-leve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49-2021《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计算机辅助制图标准》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计算机辅助制图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统一和规范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制图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准备与处理
条文:4.1 数据来源
本条规定了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地质灾害评估数据等。这些数据应当来源于权威机构,并确保其准确性和时效性。
解读:在进行任何制图工作之前,确保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不准确的数据可能导致错误的规划决策。因此,在采集数据时,应优先选择官方发布或经过验证的信息源。
制图规范
条文:5.2 图层管理
此部分强调了图层命名规则的重要性,建议使用清晰且易于理解的名称来标识不同的图层内容。同时指出,对于相同类型的信息,应该保持一致的颜色和符号体系。
解读:良好的图层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地图阅读者的理解力,并有助于后续的地图更新和维护工作。采用统一的标准不仅方便内部协作,也便于外部使用者快速掌握地图信息。
输出要求
条文:6.3 输出格式
明确规定了最终输出的地图文件应支持多种格式,如PDF、DWG等,并且对于每种格式都有相应的分辨率要求。
解读:不同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地图文件以适应各自的业务需求。因此提供多样化的输出选项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此外,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保证打印效果良好,这对于某些正式场合尤为重要。
特殊情况处理
条文:7.1 异常情况应对措施
当遇到数据缺失或者技术障碍时,应当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并记录下整个过程以便追溯。
解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避免延误项目进度。同时,完整的过程记录也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以上只是对DB11T 1949-2021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上述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