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工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智慧工地的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Standard for Smart Construction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46-2021智慧工地评价标准》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智慧工地的建设与评价。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智慧工地的基本要求中,标准明确指出,智慧工地应具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控制等功能。这意味着智慧工地不仅需要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还需要确保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集成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例如,施工现场的信息采集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等必须能够准确无误地收集数据,并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其次,关于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标准强调了平台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开放性要求平台能够与其他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而兼容性则意味着平台需支持多种类型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此外,智慧管理平台还应当提供数据分析、预警通知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再者,标准对安全防护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等。特别是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采取加密等保护手段防止泄露或篡改。
最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标准鼓励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并降低环境污染。比如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优化设计方案,从而节省建筑材料;或者使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来满足部分用电需求。
综上所述,《DB11/T 1946-2021智慧工地评价标准》为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不仅涵盖了智慧工地建设的技术层面,同时也关注到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