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中使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Code for Application of Mineral Admixtures in Concrete
中国标准分类号:C30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029-2021《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应用。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矿物掺合料种类与性能要求
规程明确规定了常用的矿物掺合料种类及其性能要求。例如,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的要求,其细度、烧失量和需水量比等指标都有明确的限值。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发展以及耐久性的贡献。
2. 掺量控制
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规程给出了矿物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建议。比如,C30-C45级别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而对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则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调整掺量,并通过试验验证其适用性。
3. 拌合物性能调整
当使用矿物掺合料时,可能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规程指出,在选择掺合料时应考虑其对混凝土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这通常涉及到优化配合比设计,比如增加用水量或添加减水剂等手段来确保施工操作性。
4. 强度发展规律
规程强调了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和后期强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含有活性矿物成分(如硅灰)的掺合料而言,它们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可能会延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应当合理安排养护条件以促进强度的发展。
5. 耐久性提升
矿物掺合料还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抗化学侵蚀能力。规程特别提到,通过适当选用优质掺合料并严格控制掺量,可以大幅度增强混凝土抵抗恶劣环境侵蚀的能力,从而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6. 施工注意事项
最后,规程还提供了若干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包括但不限于:确保原材料质量稳定;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最佳配合比施工;注意搅拌时间和温度控制;以及及时进行质量检测等。
以上就是对DB11/T 1029-2021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