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设计、生产、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桥梁工程。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ridge Pi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13-2018《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技术标准》是吉林省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4.1.1 桥墩构件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并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解读:此条强调了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也要考虑实际使用需求、经济性和外观效果,同时特别指出要符合抗震设计规范,确保桥梁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4.2.3 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且不应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解读:预制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桥梁的安全与寿命,因此对其尺寸偏差有严格规定,确保每个构件都能精准对接,避免因微小误差累积而导致整体结构出现问题。
施工阶段
6.1.2 施工前应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解读: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详细方案制定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工作。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每位参与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操作流程,而详细的施工方案则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指导依据。
6.3.1 起吊预制构件时,起吊点位置的选择必须合理,以防止构件损坏或发生倾覆事故。
解读:合理选择起吊点可以有效减少对构件的压力集中区域,降低损坏风险。此外,在起吊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平衡问题,避免因重心不稳导致的倾覆危险。
验收阶段
8.1.1 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几何尺寸、连接部位等。
解读:全面检查验收是对工程质量的一次综合评估,涵盖了外观质量、几何尺寸以及关键连接部位等多个方面。只有当这些指标均达到要求时,才能判定该工程项目合格。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解读,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完整标准文件执行。希望上述内容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