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蜂蜜红薯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栽插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蜂蜜红薯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oney Sweet Pot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4T 385-2021《蜂蜜红薯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邯郸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蜂蜜红薯的栽培技术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以下从该标准中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冀薯98”、“商薯19”等。这些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并且适合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此外,种薯需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确保无病毒病害,以保证后续生长发育良好。
二、整地施肥
在整地过程中,应深耕细耙,做到土壤疏松平整。基肥施用上提倡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具体来说,每亩地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配合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为后期作物提供充足养分。
三、田间管理
1. 种植密度:建议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行距保持在70厘米左右,株距则根据品种特性调整至25-30厘米之间。
2. 浇水灌溉:遵循“小水勤灌”的原则,在苗期、块根膨大期分别进行一次重点灌溉。
3. 病虫害防治:采取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预防蚜虫、蛴螬等常见害虫侵害。
四、采收储藏
当红薯叶片大部分枯黄时即可开始收获作业。收获后应及时晾晒,使表皮水分蒸发完全后再入库储存。库房温度控制在10℃-15℃范围内,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这样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五、质量检测
成品需要按照NY/T 1040的规定执行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外观品质、内在品质两个方面。外观上要求块形整齐、色泽均匀;内在品质方面则侧重于淀粉含量、糖度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蜂蜜红薯栽培技术规程》涵盖了从选种到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对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还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