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原则、规划要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监测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行政区域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95-2021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青海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技术性标准。该标准对自然保护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标准中,第4.1条明确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的区划原则。自然保护地应当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划分功能区,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内禁止任何与保护无关的人类活动,缓冲区仅允许科学研究活动,实验区可适度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
第5.2条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自然保护地内道路、管护设施等基础设施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避免大规模开挖和硬化地面。同时,应设置必要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并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第6.3条提出了社区共管机制的建立。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应当参与保护工作,通过签订共管协议等形式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政府应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社区发展替代生计,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第7.5条明确了监测评估体系的构建。自然保护地应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动植物种群数量、水质土壤状况等指标的调查监测。每五年需编制一次综合评估报告,作为调整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以上条文体现了该标准的核心理念,即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规定为青海省各级自然保护地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