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皖江地区双低油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技术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皖江地区双低油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uble-Low Rapeseed in the Wanjian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02/T 21-2021 皖江地区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是针对皖江地区双低油菜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双低油菜品种。例如,推荐使用“皖油”系列品种。
2.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杂质和破损种子,并进行发芽试验以确保种子质量。此外,还应进行药剂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
二、整地与施肥
1. 整地:要求深耕细耙,耕深达到20-25厘米,确保土壤疏松平整,有利于根系发育和水分保持。
2. 施肥: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80%,其中氮磷钾比例为1:0.5:0.5。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栽后15天左右,第二次在初花期。
三、播种与移栽
1. 播种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最适播期为10月5日左右。
2.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控制在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播种量为300-400克。
3. 移栽:当幼苗长到4-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密度为每亩8000-10000株。
四、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在油菜生长初期要勤中耕、早除草,防止杂草与油菜争肥争水。
2.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害虫以及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3. 排灌管理:注意排水防涝,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及时疏通沟渠;同时也要保证灌溉条件,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
五、收获
1. 收获时期:当全田有70%以上的角果呈黄绿色时即可开始收获。
2. 收获方法: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收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