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监测与评估方法以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ildlife Habitat Mainte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LY TSHLY4006-2024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野生动物栖息地植被恢复方面做出了重要修订。以“7.3.1植被恢复物种选择”为例,新版标准更加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
在应用该条文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应优先选用本地原生植物种类。这是因为本地植物更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能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例如,在我国南方某湿地保护区进行植被恢复时,技术人员经过调研选择了芦苇、香蒲等本土植物作为主要恢复物种。这些植物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还能为水鸟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目标物种的需求。比如,对于以种子为食的鸟类,应适当增加一些结籽量大的植物种类;而对于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则需保证足够的昆虫栖息地,这就要求在植被恢复中搭配种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群落。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在实际操作中,所有拟引入的植物品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并且要建立长期监测机制,确保不会对现有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方式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一条文,可以有效提升野生动物栖息地植被恢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促进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