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病害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害识别、综合防治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病害的预防与治理。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481—2021《黑木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黑木耳种植过程中病害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害预测预报
标准要求定期对种植区域进行病害监测,包括观察黑木耳菌丝体生长状况、耳片发育情况以及田间环境条件等。特别强调了在高温高湿季节要加强巡查频率,一旦发现疑似病害症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这一步骤旨在通过早期预警减少病害扩散风险,确保及时处理问题。
综合防控策略
综合防控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提倡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病害管理。例如,在物理防控方面建议使用防虫网覆盖栽培区以防止害虫侵入;化学防控则需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施药,并注意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产生;生物防控可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等来抑制病原菌繁殖。
药剂使用原则
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与使用,《规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强调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产品;其次规定了不同类型的病害适用的具体药剂种类及浓度范围;再次指出施药间隔期不得少于安全间隔时间,并且每次喷洒后都要做好记录以便追溯检查。
培训教育
为了提高农户的专业技能水平,《规程》还专门设置了培训教育章节。要求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定期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和技术指导活动,帮助从业者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同时鼓励建立示范点供其他种植者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以上是对DB15/T 2481—2021《黑木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为从事黑木耳生产的人员提供实际有效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