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阿拉善型绒山羊育种场(户)种羊登记的术语和定义、登记条件、登记内容、登记程序及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阿拉善型绒山羊育种场(户)的种羊登记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Regist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Breeding Farms (Households) of Alashan Type Cashmere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阿拉善型绒山羊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绒毛羊品种,其种羊的科学管理和登记对于提升种群质量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B15/T 2472—2021《阿拉善型绒山羊育种场(户)种羊登记规范》为种羊登记提供了标准化依据。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种羊的基本信息登记,标准要求记录羊只的品种、出生日期、性别、毛色等基本信息。例如,品种登记应明确标注为“阿拉善型绒山羊”,这有助于区分其他相似品种,保证种群纯度。出生日期需精确到年月日,以便准确掌握羊只年龄,这对于评估生产性能和制定饲养计划至关重要。
其次,在种羊系谱记录方面,标准强调要完整记录父本和母本的信息。这包括父母的品种、编号、出生地等。特别是父母的编号,是追溯种羊血缘关系的关键。通过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可以有效避免近亲繁殖,提高种群遗传多样性。
再者,标准对种羊生长发育数据的记录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这些数据需要定期测量并记录在案。例如,初生重和断奶重是衡量母羊泌乳能力和幼畜成活率的重要指标。定期监测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养殖者及时发现生长异常的个体,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种羊健康状况的记录。要求记录种羊的免疫接种情况、疾病史以及治疗记录。这对于保障种群健康、防止疫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完善的健康档案能够为突发疫情提供追溯依据。
最后,标准提倡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种羊登记管理。鼓励采用电子化系统存储和管理种羊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同时,要求定期备份数据,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DB15/T 2472—2021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阿拉善型绒山羊种羊登记工作,为提升种群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养殖者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做好种羊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为培育优良种群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