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道路桥梁领域的能力要求、组织管理、人员配备、装备配置、培训演练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内从事道路桥梁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Capability of Professional Emergency Rescue Teams - Roads and Brid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09-2021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规范道路桥梁》是北京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道路桥梁突发事件中的能力构建。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队伍建设方面,该标准强调了人员的专业性与多样性。规定救援队伍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成员组成,并且要求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这表明,为了应对复杂的道路桥梁事故,团队不仅需要数量上的保证,更需要质量上的提升,确保每位队员都能胜任自己的职责。
其次,在装备配备上,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每支救援队都必须配备必要的抢险设备如液压扩张器、切割机等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同时指出,这些器材应当定期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当所有工具处于最佳工作条件下时,才能有效地执行任务并保护好自身安全。
再者,关于培训演练部分,标准明确指出每年要组织不少于两次大型综合演习活动,并且每位队员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工作。
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特殊天气条件下的应对措施。比如在雨雪冰冻等恶劣气候下开展作业时,除了正常的防护措施外还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保障手段。这体现了标准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状况给予了充分考虑。
最后,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上也有明确规定。要求各相关部门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及时传递相关信息以便于协调行动。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导致延误时机的情况发生。
总之,《DB11T 1909-2021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规范道路桥梁》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如何科学合理地组建一支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这对于提高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此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