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的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Service of Urban Integrated Passenger Transport Hub
中国标准分类号:U49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98-2021《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评价规范》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提升交通枢纽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定义,即在城市中为多种交通方式提供换乘服务的场所,包括地铁站、公交站、长途汽车站等设施。标准要求枢纽应具备完善的标识系统,确保旅客能够清晰识别各个功能区域和导向信息。例如,标识牌的设计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字体大小适中,颜色对比鲜明,以便不同年龄段的旅客都能轻松辨认。
其次,关于服务质量方面,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例如,候车区需保持整洁舒适,座椅数量充足且分布合理;检票口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者通行;售票窗口或自助设备的数量应根据客流量适时调整,避免出现长时间排队现象。此外,还强调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要求他们着装统一、礼貌待客,并能熟练解答乘客疑问。
再者,在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上,标准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枢纽内必须安装监控摄像头,覆盖所有关键部位,如出入口、电梯间等。同时,还需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比如火灾或者恐怖袭击,现场人员需按照预案迅速响应,及时疏散人群并联系专业救援队伍到场处置。
另外,对于信息化建设,标准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提高运营效率。这包括但不限于建立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班次信息、开通手机应用程序供用户查询路线规划以及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客流高峰时段等措施。通过这些技术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不便,还能增强用户体验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标准特别注重环境保护方面的考量。它提倡使用节能环保材料装修内部环境,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比如,可以采用LED照明灯具代替传统白炽灯泡,安装自动感应开关以节省电力;选择低排放车辆作为接驳交通工具等等。
总之,《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运营服务评价规范》从多个维度对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旨在打造一个高效便捷、安全可靠且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网络节点。这对于促进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