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民生一卡通”卡片的总体要求、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存储结构、安全机制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北京民生一卡通”卡片的设计、开发、检测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eijing Livelihood Multi-Service Card - Part 1: C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67.1-2021 北京民生一卡通 技术规范 第1部分:卡片》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北京民生一卡通的卡体技术要求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卡片的基本特性
标准规定了卡片的基本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例如,卡片的尺寸应符合ISO/IEC 7810 ID-1型的标准,即卡片长85.6毫米、宽53.98毫米、厚0.76毫米。这确保了卡片可以与其他国际标准兼容,便于在各种设备上使用。此外,卡片的电气接口需满足ISO/IEC 14443 Type A或Type B的要求,这意味着卡片支持高频射频通信,并且具有一定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安全性能。
2. 数据存储结构
卡片的数据存储结构被设计成一个逻辑文件系统,类似于计算机中的目录结构。每个应用都有自己的专用文件夹(EF),这些文件夹内包含各类数据记录。例如,用于身份识别的应用会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来存放持卡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这种结构化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还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防止了不同应用之间的数据冲突。
3. 安全机制
为了保障持卡人信息的安全,标准对卡片的安全机制提出了严格要求。其中包括:
- 认证机制:卡片需要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如密码验证、数字签名等,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 加密算法:所有传输的数据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推荐使用AES(高级加密标准)或其他同等强度的加密算法。
- 访问控制:对于不同的数据文件设置了不同的访问权限,未经授权的读取或修改操作将被拒绝。
4. 应用程序接口(API)
为了方便开发者集成北京民生一卡通的功能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标准定义了一系列标准化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这些API涵盖了从初始化连接到执行具体业务操作的所有步骤,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构建出功能完整的应用系统。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互操作性,API的设计遵循了开放性原则,允许第三方服务商接入并扩展新功能。
5. 测试与验收
最后,标准还明确了卡片生产完成后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项目才能正式投入使用。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以及功能性测试等。只有当所有测试结果均达到规定要求时,卡片才能获得合格证书并投入市场流通。
以上是对《DB11/T 1867.1-2021 北京民生一卡通 技术规范 第1部分:卡片》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这些规定不仅保证了北京民生一卡通的质量和安全性,也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框架来进行产品开发和服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