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梁部品部件的交付要求、验收标准、包装运输及标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梁的生产、交付和验收过程。
Title:Delivery Specification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eams in Assembled Buildings - Part 2: Precast Concrete Bea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118T 20.2—2021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交付规范第2部分:预制混凝土梁是四川省针对预制混凝土梁产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预制混凝土梁的生产、运输、堆放、安装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
以下是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外观质量:预制混凝土梁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外观检查应采用目测法,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观察。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构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2. 尺寸允许偏差: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允许偏差分别为±5mm、±3mm和±4mm。这些尺寸公差要求能够保证构件之间的精确配合,满足结构受力需求。
3. 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制混凝土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高强混凝土可以提高构件的抗压能力和抗震性能。
4. 吊点设置:预制梁应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吊点位置,并在相应部位预埋吊环或预留吊孔。吊点的数量和布置方式需经过计算确定,以确保起吊过程的安全可靠。
5. 运输与堆放: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措施,堆放时应垫实并保持稳定。叠放层数不得超过3层,且各层之间应加设垫块。此条规定有助于防止运输和存放期间发生损坏。
6. 安装前检查:安装前应对预制梁进行复核测量,包括轴线偏差、标高偏差和平整度检查。任何超出允许范围的问题都应及时处理,否则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
7. 现场连接:预制梁与现浇结构或其他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及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部位的钢筋连接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禁止使用绑扎搭接。
以上内容涵盖了预制混凝土梁从生产到安装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求,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施工单位在执行本标准时应当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