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宜宾市绿色食品茵红李生产的产地环境、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宜宾市范围内绿色食品茵红李的生产。
Title:Yibin Green Food \"Yinhong\" Plum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78—2021《宜宾市绿色食品茵红李生产技术规程》是指导宜宾地区茵红李种植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标准中明确指出,茵红李的种植应选择在海拔300-600米之间的区域,土壤pH值应在6.0-7.5之间,且需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这主要是因为茵红李对土壤酸碱度和水分条件有特定需求,适宜的环境能够保证果实品质。
2. 苗木选择与定植:规定使用无病毒苗木,并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定植。每亩栽植密度控制在44株左右,行距4米,株距3米。这样的布局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便于机械化操作和管理。
3. 肥水管理:强调施用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年至少施一次基肥,追肥次数不少于三次,分别在萌芽期、开花后和果实膨大期进行。灌溉则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补充水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确保供水充足。
4. 整形修剪:提倡自然开心形树冠结构,通过合理修剪来调节树体结构,促进花芽分化和结果枝组的形成。冬季主要进行疏枝、短截等重剪措施;夏季则以轻剪为主,及时去除徒长枝、交叉枝等无效枝条。
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例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蚜虫数量;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喷洒石硫合剂等低毒高效农药保护叶片和果实免受害虫侵害。
6. 采收贮藏:当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即可采收,采摘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后的茵红李应尽快预冷处理,并储存在温度为0±1℃、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中,最长可保存40天左右。
这些条文从各个方面规范了宜宾市范围内绿色食品茵红李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点,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