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及生态修复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ear-Natural Management of Larch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DB21/T 3548-2021)是一项专门针对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旨在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促进落叶松人工林向更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发展。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人工林的营造环节中,该标准强调了种源的重要性。标准指出,应当优先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遗传品质优良的种源。具体而言,造林时应选择经过审定的优良品种,并确保种子来源清晰可追溯。此外,还要求在造林前对土壤进行必要的改良处理,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其次,在抚育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密度控制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林分年龄阶段,合理确定保留株数,避免过密或过稀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幼林期,要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如疏伐、修枝等,来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树木生长。同时,还应注意保护林下植被,维护生物多样性。
再者,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控策略。这包括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并处置潜在威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替代化学药剂,减少环境污染;并且鼓励利用天敌昆虫等自然因素抑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增长。
最后,在采伐更新阶段,标准建议实施轮伐制或者渐伐法,保持森林连续覆盖。对于成熟林分,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详细的采伐计划,并严格按照批准方案执行。另外,更新造林工作必须同步跟进,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以上是对《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若干核心内容的深入分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升落叶松人工林的整体质量,而且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林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