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西北地区固沙林退化预警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监测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预警分级。本文件适用于辽西北地区固沙林生态管理与保护中的退化预警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gradation Warning of Sand-fixing Forests in Northwest Lia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辽西北固沙林退化预警技术规程》(DB21/T 3545-2021)是辽宁省针对辽西北地区固沙林退化问题制定的一项技术规范。该规程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固沙林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措施,以实现固沙林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管理。
关键条文解读
#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辽西北地区人工营造的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及绿色通道等各类防护林的退化预警工作。这明确了规程的应用场景,即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特定类型森林资源。
# 二、术语和定义
规程中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如“退化”、“预警”等。其中,“退化”被定义为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下降的过程;而“预警”则是指在森林出现退化迹象之前或初期阶段,通过监测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退化情况,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过程。
# 三、监测指标体系
规程提出了一个包含多个维度的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 生长状况:如树木的高度、胸径、冠幅等物理特征的变化;
- 生态功能:包括防风固沙能力、土壤保持效果等方面的表现;
- 病虫害发生率:记录常见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及其严重程度;
- 环境因子:关注气候变化、降水分布等因素对森林的影响。
这些指标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影响固沙林健康的内外部因素,有助于全面评估森林的状态。
# 四、预警机制建立
规程强调了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
1. 数据收集与分析:定期采集上述各项监测指标的数据,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2. 模型构建:基于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森林可能出现的问题;
3. 预警发布:当模型输出结果达到预设阈值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警告信息;
4. 应急响应:根据预警级别启动不同的应对方案,比如加强管护力度、调整种植策略等。
# 五、管理建议
规程还提供了若干实用性强的管理建议,例如:
- 定期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补充因自然死亡或人为破坏造成的空缺;
- 引入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提高森林抵抗恶劣天气的能力;
- 加强公众教育,增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总之,《辽西北固沙林退化预警技术规程》是一部兼具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文件,在促进当地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南,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