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蓝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综合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甘蓝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Vegetables - Part 7: Chinese Cabb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222.7-2021《蔬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第7部分:甘蓝》为辽宁省发布的关于甘蓝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四个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旨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防治方面,标准要求合理安排种植茬口,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特别是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基数。选用抗病品种是农业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种类选择适合的抗性品种。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药剂拌种等,以降低种子带菌率。
物理防治强调利用物理方法阻隔或诱杀害虫。覆盖防虫网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可以有效防止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侵入。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蚜虫,利用害虫趋黄习性进行诱捕。灯光诱杀也是一种常用方法,特别是在夜间活动的害虫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生物防治提倡使用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赤眼蜂、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可用于控制蚜虫、菜青虫等害虫。苏云金杆菌(Bt)制剂对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环境友好。此外,还可使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作为辅助手段。
化学防治是最后防线,应在其他措施无效时谨慎使用。标准严格规定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浓度和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喷药时要均匀周到,重点喷洒植株心叶和叶背,确保防治效果。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预测预报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精准防控提供依据。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
总之,DB21/T 1222.7-2021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绿色防控技术,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甘蓝病虫害防控体系,对于提高甘蓝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