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秸秆揉丝深埋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水稻种植区域的秸秆处理与还田作业。
Title:Rice Straw Shredding and Deep Buri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528-2021《水稻秸秆揉丝深埋作业规程》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水稻秸秆处理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水稻秸秆的揉丝和深埋作业流程,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揉丝:将水稻秸秆通过机械加工成长度适宜的小段或纤维状的过程。
- 深埋:将揉丝后的秸秆埋入土壤一定深度以促进其分解的技术。
技术要求
# 1. 设备选择与维护
- 设备性能:要求揉丝机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揉丝质量的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定期检查:规定每季度至少一次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2. 作业条件
- 适宜季节:建议在秋季水稻收获后立即进行揉丝深埋作业,此时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秸秆快速分解。
- 土壤状况: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过干或过湿均不利于秸秆分解。
# 3. 作业方法
- 揉丝长度:揉丝后的秸秆长度应控制在5-10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秸秆充分接触土壤微生物,又能便于后续耕作。
- 深埋深度:秸秆深埋深度应在15-20厘米范围内,过浅可能导致秸秆暴露于地表,影响分解效果;过深则可能影响作物根系发育。
# 4. 环境保护措施
- 粉尘控制:作业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排放,如安装除尘装置等。
- 废弃物管理:对于揉丝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并妥善处理,防止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注意事项
- 在实施揉丝深埋作业前,应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调整作业时间,确保最佳效果。
-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养分,维持土壤健康。
以上内容基于DB21/T 3528-2021标准中的关键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具体指导建议。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