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盆栽百合温室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设施设备、种球选择与处理、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包装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盆栽百合在温室环境下的标准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Production of Potted Lil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044-2021盆栽百合温室生产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主要规范了盆栽百合在温室环境下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索尔邦’、‘马可波罗’等品种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和观赏价值被推荐使用。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植出的百合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和观赏效果。
二、种球处理
对于种球的消毒处理,标准要求采用75%酒精浸泡1分钟后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15分钟的方法。这一步骤能够有效预防种球携带的病害传播,提高成活率。
三、栽培基质
推荐使用的栽培基质为草炭土与珍珠岩按体积比3:1混合。这种配比既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又具备足够的保水能力,有利于百合根系健康生长。
四、温度控制
温室内的温度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白天温度保持在20℃至25℃之间,夜间则不低于10℃。这样的温差有助于促进花芽分化及花朵开放。
五、水分管理
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在土壤表面干燥时及时补充水分,但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发生。同时要注意定期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无阻。
六、施肥方案
生长期每月施一次复合肥,开花前期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发育。休眠期停止施肥,防止消耗过多养分影响翌年的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视植株状态,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粘虫板捕捉害虫;化学药剂的选择上优先考虑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使用。
八、采收包装
当第一朵花完全绽放时即可开始采摘作业。将整株连同根部一起拔起后去除多余的叶片,修剪掉过长的茎秆,然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级包装入库贮藏。
以上便是该标准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条款及其具体含义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各项参数指标,确保最终产品质量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