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评定原则、基本条件、评定指标体系、评定程序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评定与管理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ports Tourism Demonstration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639-2021 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评定规范》是贵州省针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评定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运营管理、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资源禀赋方面,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应具备独特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并能与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例如,自然景观类基地需拥有山地、水域等适合开展登山、攀岩、漂流等户外运动的地形地貌;而人文景观类基地则应有历史遗迹、民族风情等特色文化元素,可以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或活动。同时,基地内的体育设施和器材要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避免破坏原有生态风貌。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标准强调了交通便利性和设施完善性。规定基地内部及周边道路应达到一定等级,确保各类车辆安全通行;停车场容量需满足高峰期接待需求,并配备无障碍停车位;还要求设置清晰醒目的标识系统,包括方向指示牌、警示标志等。此外,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基地内应设有休息区、餐饮点、卫生间等配套服务设施,且保持整洁卫生。
再者在服务保障层面,标准提出了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建设和标准化的服务流程。要求基地配备经过培训的专业导游讲解员,能够为游客提供准确详尽的信息介绍;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妥善处理。另外,针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还需提供相应的便利措施和服务项目。
在运营管理方面,标准倡导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效率。鼓励基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门票预订、信息查询等功能一体化操作;并且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分析,根据游客反馈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内容。此外,还提倡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增强用户粘性。
最后在安全保障上,标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规定基地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同时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急救药品等物资储备。对于高风险项目更要严格把控准入门槛,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设备定期维护保养。
综上所述,《DB52/T 1639-2021 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评定规范》通过上述多维度指标体系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框架,旨在推动贵州省体育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各相关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以此为指导,积极改进自身条件,努力争创高水平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