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总体要求、规划与设计、实施与部署、运行与维护、评估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阶段。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z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导则》(DB52/T 1637-2021)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规范,为水利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提供了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2 项目规划
本章节强调了水利信息化项目应与国家及地方的水利发展规划相一致,并要求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区域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例如,4.2.3指出“规划方案需包含明确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以及预期效益分析”。这意味着项目方在制定规划时不仅要设定清晰的短期目标,还应有长远的战略布局,确保信息化建设能够支撑水利事业的整体发展。
5.1 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是水利信息化的核心资源之一,因此数据采集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5.1.4规定“数据采集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这表明在选择传感器等硬件设施时,除了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还需关注其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6.2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实现各子系统间高效协作的关键环节。6.2.5提出“集成过程中要遵循开放性原则,采用标准化接口协议,便于后期扩展与维护”。这一要求旨在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降低未来升级成本。
8.3 运行维护
良好的运行维护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工作效率。8.3.7建议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技术培训,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这不仅有助于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转,还能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以上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上该标准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管理的全过程,每一条款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52/T 1637-2021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