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纸质城建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纸质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Paper Construction Archives Digitization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8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纸质城建档案数字化标准》(DB22/T 5033-2019)是吉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纸质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定义
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明确了数字化的对象包括文字、图表、照片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载体,并对“数字化”、“原始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基础。
二、基本要求
在数字化前处理阶段,要求对档案进行检查和整理。这一步骤至关重要,能够确保档案状态良好,适合数字化操作。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档案的完整性、页面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装订不当等问题。整理则涉及必要的修复措施如修补破损部位、平整皱褶纸张等,以保证扫描图像质量。
三、技术指标
对于扫描分辨率,标准规定不得低于200dpi,这对于保证图像清晰度非常重要。色彩模式的选择依据档案内容而定,黑白二值模式适用于纯文本文件,灰度模式适合包含灰度信息的文档,彩色模式则用于需要保留原貌的彩色图片或图纸。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图像压缩比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要满足存储需求又要便于后期使用。
四、数据组织与存储
数字化完成后,需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归档。标准建议采用层次分明的目录结构来组织数据,便于检索利用。同时,为了长期保存这些珍贵资料,推荐使用开放格式存储数据,并定期检查备份情况以防丢失。关于元数据记录,必须涵盖档案的基本属性信息,如名称、编号、日期等,以便于管理和查询。
五、安全保密
鉴于城建档案涉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在整个数字化流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信息安全。例如,在人员管理上要实施权限分级制度,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在设备防护方面,则需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工具,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
六、验收评估
最后,在项目结束时要进行全面验收,主要包括技术指标达标情况、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通过抽样检测等方式验证数字化成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直至合格为止。
以上是对DB22/T 5033-2019标准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推动纸质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