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开展相关救助管理工作。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Assistance to Homeless and Begging Pers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1069—202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规范》是由江苏省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这一标准对于提升救助服务质量、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救助机构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根据标准要求,救助机构应当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医疗救治、心理辅导以及返乡协助等服务。例如,在基本生活照料方面,救助机构需要确保流浪乞讨人员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饮用水和休息场所,同时保持环境卫生整洁,为受助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关于医疗救治部分,标准指出救助机构应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及时治疗伤病情况。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还需联系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此外,还强调了保护个人隐私权,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泄露其个人信息。
再者,心理辅导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长期处于街头流浪状态,许多流浪乞讨人员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救助机构需配备具备相关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社工团队,通过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重建信心,并引导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最后,在返乡协助环节中,标准规定救助机构要积极寻找流浪乞讨人员的家庭联系方式,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如果无法找到亲属,则可以考虑将其送往户籍所在地政府指定地点安置。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尊重每位受助者的意愿,不得强迫任何行动不便者离开当前居住地。
综上所述,《DB3212/T 1069—202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覆盖了流浪乞讨人员从入站到离站期间所需经历的所有关键步骤,有助于推动我国救助事业向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