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芦蒿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日光温室芦蒿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nlight Greenhouse Artemisi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7/T 1021-2021《日光温室芦蒿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日光温室中芦蒿的栽培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搭建
标准要求:
-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块建设日光温室。
- 温室结构应符合当地气候条件,确保保温性能良好。
解读:
选址时需考虑土壤质量和环境因素,避免重金属污染或农药残留高的区域。温室的设计要结合当地的温度变化规律,合理设置透光率和保温层厚度,以减少冬季热量损失并维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栽培管理
标准要求:
- 芦蒿种植前需深耕土地,并施足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不少于3000公斤。
- 定植时株距保持在25至30厘米之间,行距为40至50厘米。
解读:
充足的基肥能够提供芦蒿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育。合理的株行距可以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定期追肥和灌溉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在快速生长期需要补充氮磷钾等元素。
病虫害防治
标准要求:
-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预防病虫害,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
- 化学药剂使用应遵循最小有效剂量原则,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解读:
通过良好的田间管理和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当确实需要用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此外,生物防治方法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向。
收获与采收后处理
标准要求:
- 当芦蒿主茎长至30至40厘米且顶部尚未完全木质化时即可采收。
- 采收后的芦蒿应及时冷却至10℃以下,并尽快销售或加工。
解读:
适时采收对于保持芦蒿的最佳品质至关重要。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冷却处理有助于延长保鲜时间,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也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以上就是对DB3207/T 1021-2021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