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丽农村路建设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美丽农村路的建设评价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Beautiful Rural Roads - Part 2: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美丽农村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DB3206/T 1026.2-2021)是江苏省南通市发布的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评估美丽农村路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明确了美丽农村路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绿化景观、服务设施以及管理维护五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1. 基础设施
- 路面状况:要求路面平整、无明显坑洼,符合设计标准。
- 路基稳定性:强调路基不得出现沉降或滑坡现象。
2. 安全设施
- 标志标线:确保标志清晰可见,标线完整有效。
- 防护设施:设置必要的护栏、挡墙等防护措施。
3. 绿化景观
- 植被覆盖率:规定了沿线绿化植物的种类、密度及生长状态的要求。
- 视觉效果:注重整体美观度,避免杂乱无章。
4. 服务设施
- 停车场:合理布局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
- 公共厕所:提供清洁卫生的公共厕所。
5. 管理维护
- 维修保养: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查与维修。
- 社会监督: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评价方法
标准提出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定量评价通过实地测量、数据统计等方式获取客观数据;
- 定性评价则依赖专家评审团的意见,结合主观判断。
评分细则
每项指标都有相应的分值分配,并且设置了达标线。例如,基础设施部分满分30分,若某路段得分低于24分,则视为不合格。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权重分配原则,即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
实施建议
为了更好地落实本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美丽农村路建设的认识;
-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 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以上内容是对《美丽农村路建设规范 第2部分:评价要求》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