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缆线管廊工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城市缆线管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Urban Cable Tunnel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25-2019城市缆线管廊工程技术标准》是吉林省地方性技术规范,为城市缆线管廊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提供了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设计阶段,标准强调了缆线管廊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第4.1.3条规定:“缆线管廊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50年。”这意味着从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材料选择、构造措施以及维护需求,确保管廊在其生命周期内能够稳定运行。
对于防水工程,第5.3节特别指出:“缆线管廊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设置防水层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水措施。”这一要求旨在防止地下水渗入导致内部设施受损,同时也保护了缆线的安全性。
关于通风与消防系统,标准在第6章有明确规定。第6.2.1条提到:“缆线管廊内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避免有害气体积聚。”而第6.3.1条则要求:“缆线管廊内应配备完善的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定期检查维护以保证其有效性。”
在施工过程中,第7章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第7.2.4条强调:“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分层开挖原则,及时支护,防止塌方事故的发生。”此外,第7.4.2条还规定:“电缆支架安装前需对预埋件位置进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最后,在竣工验收环节,标准在第8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8.1.1条指出:“所有隐蔽工程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覆盖。”同时,第8.2.1条也强调:“竣工资料必须完整齐全,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
以上内容仅是标准中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