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倍体单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选择与投放、养殖管理、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沿海地区三倍体单体牡蛎的浅海筏式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ffshore Raft Culture of Triploid Monospawn Oys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91—2021《三倍体单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三倍体单体牡蛎的浅海筏式养殖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关于苗种选择与培育:
标准规定苗种应选用优质、健康的三倍体单体牡蛎苗种。要求苗种壳高不低于1.5厘米,附着牢固且无病害。苗种培育时需保持水温在8℃-28℃之间,盐度范围为20‰-35‰,并定期检查水质状况,确保溶解氧含量大于5毫克/升。
关于养殖设施:
养殖设施主要包括浮子、绠绳、橛缆等部件。浮子直径不得小于15厘米,材质需具备耐腐蚀性;绠绳直径不小于6毫米,强度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橛缆长度应根据海域潮差合理设定,一般为3米至5米之间。
关于养殖管理:
养殖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不超过10个为宜。日常管理中要定期清理附着物,防止因污损生物过多影响牡蛎生长。同时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遇到恶劣天气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或转移苗种。
关于收获:
收获前一个月停止投喂饵料,让牡蛎体内积累足够的营养成分。收获时优先挑选成熟个体,避免损伤未成熟的幼苗。收获后要及时分拣分级,保证产品规格一致。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