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养废弃物基质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及产品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种养废弃物为原料进行基质化生产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bstrate Production from Agricultural and Livestock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87—2021种养废弃物基质化生产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基质化生产的技术要求。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种养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处理加工成用于园艺作物栽培的基质产品。
二、术语和定义
1. 基质:指用于园艺作物栽培的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有机物、无机物及其混合物。
2. 种养废弃物: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
三、原料要求
1. 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经过预处理,确保无害化。
2. 畜禽粪便需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去除病原菌和杂草种子。
3. 农作物秸秆需粉碎至一定粒度,便于后续加工。
四、生产工艺
1. 发酵过程控制温度在55℃以上不少于72小时,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2. 添加适量辅料调节碳氮比,保证发酵效果。
3. 采用机械搅拌或翻堆方式确保发酵均匀。
4. 成品基质需通过筛分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
五、质量控制
1. 基质成品含水量控制在30%-40%之间。
2. pH值控制在5.5-7.5范围内。
3. 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4. 微生物指标需达到无害化标准。
六、包装与贮存
1. 包装材料应环保且具有防潮功能。
2. 贮存环境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 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七、使用建议
1. 根据不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基质配方。
2. 使用前需检查基质外观及气味是否正常。
3. 按照推荐比例与其他栽培介质混合使用。
八、安全措施
1. 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尘污染。
2.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
3.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运行正常。
以上内容是对DB37/T 4487—2021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种养废弃物基质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