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与毛豆宽幅间作的生态高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求,包括种植规划、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鲜食玉米与毛豆宽幅间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Eco-efficient Wide-row Intercropping Model for Specialty Oilseed Crops - Part 2: Fresh Corn and Soybean Wide-row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78.2—2021《特色粮油作物宽幅间作生态高效种植模式 第2部分:鲜食玉米毛豆宽幅间作》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推广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鲜食玉米与毛豆进行宽幅间作的种植活动。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物组合,为相关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
二、术语和定义
- 宽幅间作:指在同一田块上同时种植两种或多种作物,并保持一定宽度间隔的一种栽培方式。
- 鲜食玉米:指以嫩穗食用为目的的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甜度和嫩度。
- 毛豆:即新鲜未成熟的黄豆,富含蛋白质,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
三、技术要求
# 1. 品种选择
- 鲜食玉米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品种。
- 毛豆则需选择耐荫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确保两者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良好共生。
# 2. 种植密度
- 鲜食玉米的种植密度建议为每亩3500-4000株,具体数量可根据土壤肥力调整。
- 毛豆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5000-20000株,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之间。
# 3. 施肥管理
- 底肥施用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 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特别是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 4. 病虫害防治
- 采取物理、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控。
- 定期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害蔓延。
# 5. 收获时间
- 鲜食玉米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收获,此时口感最佳。
- 毛豆则应在籽粒饱满但尚未完全硬化时采摘,保证其营养价值。
四、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本标准,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 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 提供多样化农产品供应,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是对DB37/T 4478.2—2021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从事特色粮油作物宽幅间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各项参数指标,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