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评价杀菌剂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Title:Criteria for Field Efficacy Test of Pesticides - Part 3: Fungicides for Control of Walnut Bacterial Black Sp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472.3—2021《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3部分:杀菌剂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杀菌剂在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上的田间药效试验。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试验设计方面,标准要求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次数不少于三次,小区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试验误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试验地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避免选择地形复杂、土壤肥力差异大的地块,以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其次,在试验处理上,标准指出每个处理至少设置一个空白对照和一个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用于评估自然恢复情况,而阳性对照则用来验证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处理的剂量范围应该覆盖推荐使用的最低和最高剂量,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梯度。
再者,关于观测指标,标准强调了病害发生率、病情指数等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还应记录植株生长状况如叶片数量、新梢长度等作为辅助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全面了解杀菌剂的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此外,对于数据处理与分析,标准提倡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如方差分析法或回归分析法等。通过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来判断杀菌剂的实际效果。
最后,报告撰写时需包含试验目的、地点、时间、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都应在报告中说明清楚,以便他人能够重复实验并验证结果。
总之,《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3部分:杀菌剂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试验质量和成果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