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再生骨料道路基层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再生骨料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市政道路及公路工程。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Road Base Engineering with Recycled Aggreg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15-2019再生骨料道路基层工程技术标准》是一部专门针对再生骨料在道路基层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再生骨料质量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道路基层的再生骨料必须满足特定的质量指标。其中,再生骨料的颗粒级配、压碎值和吸水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例如,再生骨料的压碎值不应大于30%,这确保了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车辆荷载。同时,吸水率应控制在6%以内,以防止水分渗透导致路基稳定性下降。
再生骨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在混合料的设计过程中,标准强调了水泥或石灰剂量的选择至关重要。推荐的水泥剂量范围为3%-5%,而石灰剂量则为4%-6%。这样的配比能够有效提高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此外,标准还建议通过试拌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以保证施工时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过程控制
对于再生骨料基层的施工,标准提出了严格的工序管理要求。首先,原材料进场需经过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设计标准;其次,在摊铺过程中,应采用机械作业方式,保持连续性和均匀性;最后,压实度检测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5%。
养护与验收
养护阶段也是影响再生骨料基层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规定,新铺设的基层应在7天内完成初期养护,并在此期间避免重型车辆通行。此外,验收时不仅要检查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还需对密实度、弯沉值等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全面评估。
以上内容是对《DB22/T 5015-2019再生骨料道路基层工程技术标准》中部分核心条款的具体阐述,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