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道路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城镇道路中使用再生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路面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Urban Road Regenerated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038-2020城镇道路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标准》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材料要求
- 标准明确规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应包括旧沥青路面材料、新集料、新沥青及添加剂等。其中,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率不应低于75%,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清洗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2. 配合比设计
- 在配合比设计部分,强调了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并且要求进行水稳定性检验,确保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能力。此外还提出了针对不同交通等级设置不同的设计指标。
3. 施工工艺
- 关于施工过程中的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40℃;压实过程中初压温度不低于130℃,复压温度不低于120℃,终压结束时表面温度不低于90℃。这些温度控制措施对于保证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至关重要。
4. 质量检测与验收
- 对于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检测,除了常规的压实度、平整度检查外,特别增加了再生材料掺量的检测项目,确保实际使用量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明确了验收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厚度偏差等具体指标。
5. 维护与管理
- 提出了定期巡查制度以及预防性养护措施的重要性,建议采用微表处或超薄罩面等方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指导原则。
以上几个方面涵盖了从材料选择到最终使用阶段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关键环节,体现了本标准对提高城镇道路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水平所做出的努力。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