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繁育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环境条件控制及质量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基质繁育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Potato Virus-Free Minisett Substrate Breeding Operation Proced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1T 66-2021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繁育操作规程》是云南省昆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基质繁育过程。这项标准对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种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指出,“脱毒原原种”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去除马铃薯病毒后获得的无病毒繁殖材料,而“基质繁育”则是指利用人工配制的栽培基质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的方法。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其次,在“环境条件”章节中强调了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对于马铃薯生长的重要性。例如,规定温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80%范围内。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确保马铃薯植株健康生长,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再者,“种苗选择与处理”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挑选优质种苗以及对其进行预处理的方法。要求选用无病虫害、健壮饱满的试管苗,并且在移栽前要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基质配制与消毒”也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建议使用珍珠岩、蛭石或椰糠作为主要成分,并加入适量有机肥混合均匀。同时,所有使用的基质都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或者化学药剂处理来杀灭潜在的有害微生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
最后,在“田间管理”环节里特别提到灌溉施肥的原则。提倡采用滴灌系统实现精准供水,并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合理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另外还应注意及时除草松土,保证土壤疏松透气。
综上所述,《DB5301T 66-2021》从多个角度出发,为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基质繁育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