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伪狂犬病监测评估的技术要求,包括采样方法、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和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生猪养殖场的伪狂犬病监测与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rcine Pseudorabie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 Part 1: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Techniques for Swine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786.1-2021《生猪疫病防控技术 第1部分:伪狂犬病监测评估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伪狂犬病监测评估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种猪场及屠宰场的伪狂犬病监测与评估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了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神经症状、呼吸困难等。
2. 阳性场:检测结果为伪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阳性的养殖场。
3. 净化场:连续两次监测结果均为阴性且无临床发病记录的养殖场。
三、监测对象
1. 种猪群:包括公猪和母猪。
2. 商品猪群:指用于育肥的商品猪。
3. 环境样本:如圈舍表面、饲料槽、饮水器等。
四、监测方法
1. 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抗体。
- 样品采集:每批次采集不少于30头的血样。
- 结果判定:抗体阳性率低于5%视为合格。
2. 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PCR技术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核酸。
- 样品采集:随机抽取圈舍环境样本不少于10个点。
- 结果判定:所有样品均为阴性视为合格。
五、监测频率
1. 种猪群: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监测。
2. 商品猪群: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3. 环境样本:每月进行一次监测。
六、评估标准
1. 种猪群评估:
- 连续两次监测抗体阳性率低于5%,可认定为伪狂犬病阴性场。
- 若发现阳性病例,需立即隔离并进行复检。
2. 商品猪群评估:
- 每季度监测结果均合格,可认定为伪狂犬病阴性场。
- 若发现阳性病例,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环境样本评估:
- 每月监测结果均合格,可认定为伪狂犬病阴性场。
- 若发现阳性样本,需立即对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七、其他要求
1. 监测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
2. 所有监测数据应妥善保存,至少保留三年以上。
3.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以上是对DB42/T 1786.1-2021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控制伪狂犬病在生猪养殖业中的传播,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