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饮料用酸枣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酸枣为原料加工成饮料的产品。
Title:Specification for Jujube Used in Bevera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5T 119-2019《酸枣用途的认定规范》中关于饮料用酸枣的规定,为确保酸枣在饮料生产中的安全性与适用性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涉及饮料用酸枣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饮料用酸枣”的概念,即以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酸枣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用于饮料生产的专用酸枣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饮料用酸枣必须满足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并且其最终用途是作为饮料成分的一部分。
技术要求
1. 感官指标
- 色泽:应具有正常的酸枣色泽,无异常变色现象。
- 气味:具有酸枣特有的香气,不得有异味或霉变气味。
- 组织形态:颗粒均匀,无明显杂质和虫蛀现象。
这些感官指标直接关系到饮料成品的质量,任何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产品都不宜用于饮料生产。
2. 理化指标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灰分含量:不得超过3%。灰分含量反映了酸枣中矿物质的总量,过高的灰分可能会影响饮料的味道和稳定性。
- 总酸(以柠檬酸计):应在一定范围内,具体数值需参照标准表1中的规定。总酸含量直接影响饮料的口感和酸度平衡。
3. 污染物限量
- 重金属含量:如铅、镉等有害元素的限量值有严格规定,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限值。这些限制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 农药残留:禁止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且允许使用的农药残留量需低于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4. 微生物限量
- 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不得检出。
- 大肠菌群:每克样品不超过30MPN。微生物污染会严重影响饮料的安全性,因此对微生物指标有着严格的要求。
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技术指标,标准中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方法。例如,水分含量可通过烘干法测定;灰分含量通过灼烧法测定;总酸含量采用滴定法进行检测。这些方法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注明“饮料用”字样。
- 包装:采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防止二次污染。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雨淋,避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 贮存:应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热源和潮湿环境。
以上是对DB1305T 119-2019中饮料用酸枣部分的重要条文解读。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保证酸枣产品质量,还能有效提升饮料的安全性和品质,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