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利机构儿童档案的管理要求、档案建设、档案维护和档案利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类福利机构对儿童档案的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hildren's Archives in Welf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85-2021《福利机构儿童档案管理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福利机构中儿童档案的管理工作,保障儿童权益。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款出发,对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档案建立与收集
根据标准第5.1条,福利机构应当为每位入住儿童建立独立档案,并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具体要求包括:档案需包含儿童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入院时间等;同时要记录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教育背景及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内容。这一规定强调了档案作为儿童成长历程记录的重要性,有助于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
档案保管
标准第6.2条规定,档案应妥善保存在专门设立的档案室或档案柜内,环境需保持清洁干燥且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档案受到损害。此外,还要求定期检查档案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不仅保护了档案本身的安全性,也为日后查阅提供了便利条件,确保信息长期可用。
档案利用
第7.1条指出,档案原则上仅供内部使用,若需对外提供相关信息,则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对于未成年人敏感信息的查询和使用更是提出了特别限制措施,比如需要得到监护人同意或者经过法院裁定等情况才能进行。这样既能满足工作需求,又能有效防止隐私泄露,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档案销毁
当儿童离院后,其个人档案应继续保留至少五年以上(见第8.1条)。超过保存期限且确认不再具有保存价值时方可申请销毁,但整个销毁过程必须由两人以上共同监督完成,并做好详细记录备案。此条款体现了对历史资料负责的态度,同时也避免了无谓资源浪费。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福利机构儿童档案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健康成长。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