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志愿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志愿者招募与注册、培训、服务内容与流程、评价与激励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的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Volunteer Services in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儿童福利机构志愿服务管理规范》(DB32/T 4083-2021)是一项专门针对儿童福利机构志愿服务的省级地方标准。这项标准旨在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儿童权益,提升服务质量。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志愿者招募与培训
标准中明确规定,志愿者招募应当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确保志愿者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必要的专业技能。具体而言,机构应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募信息,并对报名者进行初步筛选。对于符合条件的志愿者,需组织岗前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沟通技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此外,还要求建立志愿者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和服务经历,以便后续管理和评估。
志愿服务项目设计
在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上,标准强调要以满足儿童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和持续性。例如,在设计陪伴阅读活动时,不仅要考虑书籍的选择是否适合儿童年龄阶段,还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来调整活动形式。同时,每个项目都应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定期评估效果,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权益保护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参与志愿服务的所有人员特别是儿童的合法权益,《儿童福利机构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特别指出,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服务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求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比如设置专门负责人监督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志愿者行为准则的学习教育,禁止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或单独相处等情况发生。另外,当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行为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并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福利机构志愿服务管理规范》不仅为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指导方向,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尤其是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关怀。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流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