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调查与评价、设计方案编制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77.1-2021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通则》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工作。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因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的修复治理工程。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即江苏省内所有涉及矿产资源开采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区域。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27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等。这些引用文件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了标准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比如“矿山生态修复”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或自然过程,使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接近原貌的状态。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对于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认知。
基本原则
矿山生态修复应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修复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还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二次污染,并且要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工程设计要求
在工程设计阶段,需充分调研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设计方案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环境现状分析、水土保持措施、植被恢复计划等内容。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并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施工管理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执行各项作业,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验收标准
项目完成后,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进行验收评估。验收时主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生态效益;二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只有当所有条件均满足时,才能认定该工程项目合格。
以上就是关于《DB32/T 4077.1-2021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通则》的一些重点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