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秸秆发酵制肥机械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工艺流程、设备要求、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及安全环保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制肥的机械化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Fermentation of Crop Straw into Fertiliz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81-2021《农作物秸秆发酵制肥机械化技术规范》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农作物秸秆发酵制肥的机械化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有机肥料的过程。
下面将对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通过机械化手段进行发酵处理并制成有机肥料的技术过程。这一条款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技术规范能够覆盖整个秸秆发酵制肥的机械化作业环节。
2. 术语和定义:
- 农作物秸秆:指收获粮食、油料等作物后剩余的部分。
- 发酵: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在适宜条件下使有机物分解转化的过程。
- 有机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这些定义帮助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中提到的专业词汇,避免因概念模糊而产生误解。
3. 基本要求:
- 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影响发酵效果。
-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 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及时维护保养。
这些要求旨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也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
4. 工艺流程:
- 原料准备:收集新鲜或干燥的农作物秸秆,并对其进行初步粉碎处理。
- 加入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添加氮源(如畜禽粪便)和水分,调节碳氮比至最佳范围。
- 发酵处理:将混合好的物料装入发酵罐内,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
- 成品加工:经过充分发酵后的物料还需经过筛分、造粒等工序才能成为成品肥料。
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和技术指标要求,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才能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5. 检测与评价:
- 对于每批次生产的肥料都应当抽样送检,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总养分含量、重金属残留量等。
- 若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则需要立即停止生产并查找原因加以整改。
这一环节强调了产品质量监控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6. 环境保护措施:
-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排放量,比如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 废弃物如未完全使用的辅料应该集中回收再利用,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此类规定显得尤为重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综上所述,《农作物秸秆发酵制肥机械化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生产工艺指导,还特别注重了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