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双峰驼产奶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双峰驼产奶性能的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termination of Milk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Bactrian Cam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421-2021双峰驼产奶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双峰驼产奶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一】测定环境条件
该部分规定了测定应在双峰驼自然放牧或半舍饲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至3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80%范围内。这一规定确保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为极端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影响双峰驼的产奶量和乳质。
【条文二】测定周期与频率
要求测定周期为一年,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测定。每次测定需记录双峰驼的日均产奶量、乳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乳糖等)以及健康状况。这样的频率设置能够全面反映双峰驼在一个完整生产周期内的产奶变化情况,有助于科学评估其生产性能。
【条文三】数据记录与处理
明确指出所有数据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表格记录,并使用专业的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强调,任何异常数据都需详细说明原因并保留原始记录备查。这一步骤对于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至关重要,也是后续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条文四】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以日均产奶量为核心,结合乳成分比例、繁殖性能等多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日均产奶量占总评分的50%,乳成分占比30%,繁殖性能占比20%。这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双峰驼的整体生产性能,有利于筛选出优秀的种群资源。
【条文五】安全与伦理要求
特别强调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动物福利原则,不得采取任何可能造成双峰驼痛苦的操作。此外,还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资格,确保测定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对动物权益保护的具体体现,也体现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
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程,从而促进双峰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