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的应用要求、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棉花生产中化学打顶整枝技术的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Topping and Pruning in Cott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403-2021《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应用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化学调控技术提升棉花的种植效益。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化学打顶”这一概念,即在棉花生长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育的技术措施。这一定义强调了化学打顶的本质是通过外部干预改变植物自然生长规律,而非传统的机械摘除方式,从而减少劳动力投入并提高效率。
使用条件与时机
根据标准规定,化学打顶适用于株高达到30-40厘米且有7-8个真叶时实施。此阶段棉花正处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关键时期,适时打顶有助于平衡植株养分分配,防止后期贪青晚熟现象的发生。此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也会影响药效发挥,因此需选择晴朗天气并在上午9点至下午3点之间喷施。
药剂选择与配制
推荐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矮壮素、缩节胺等,并要求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浓度配置。例如,通常情况下缩节胺稀释倍数为1500-2000倍液,实际操作时应结合当地土壤肥力水平及品种特性适当调整用量。同时强调配制过程要均匀彻底,避免局部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施药方法
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无人机进行全株喷洒,确保药液覆盖所有叶片正面和背面。特别注意不要直接喷到蕾铃部位以免影响产量。对于长势较强的棉田可适当增加用药量,但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剂量,以防产生副作用。
注意事项
标准还特别提醒,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如连续阴雨天)不宜贸然开展化学打顶作业;若错过最佳时期,则应改用人工辅助手段完成打顶工作。另外,为了保证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提前规划好灌溉施肥计划,为棉花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棉花化学打顶整枝应用技术规范》从理论依据到具体实践都给出了详尽指导,不仅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也为广大棉农提供了可靠的操作指南。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