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田深翻耕作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深翻耕作要求、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棉田的深翻耕作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ep Plowing Cultivation of Cotto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399-2021 棉田深翻耕作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旨在规范棉田的深翻耕作栽培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深翻深度要求
标准规定棉田深翻深度应达到30cm以上。这一深度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棉花抗倒伏能力。深翻作业应在秋季进行,以便冬季冻融过程进一步疏松土壤。
2. 翻耕时间与方式
深翻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避免土壤暴露时间过长导致水分流失。采用机械深翻的方式,确保翻耕均匀,不留死角。同时,翻耕时需结合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3. 土壤改良措施
对于盐碱化严重的棉田,标准建议在深翻前进行脱盐处理。可以通过灌水洗盐或使用化学改良剂来降低土壤含盐量。此外,还应定期监测土壤pH值和养分状况,适时调整施肥方案。
4. 种子处理与播种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播种时要控制好行距和株距,一般行距为70-80cm,株距为25-30cm。播种深度保持在3-5cm之间,覆土厚度一致,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
5. 田间管理
深翻后的棉田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适时灌溉、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特别是在苗期要注意防止干旱,花铃期则要加强肥水供应,促进棉铃发育。
6. 收获与后续处理
当棉花吐絮率达到70%左右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要及时清理棉田,将残枝落叶集中处理,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同时,对棉秆进行粉碎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棉田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棉农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科学种植,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