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皮肤外用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皮肤外用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of Topical Products for Skin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化妆品行业日益规范、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标准的更新与实施成为企业合规运营的重要保障。TZYNY 003-2025《皮肤外用产品质量技术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团体标准,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估及标签管理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本文将以该标准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新旧版本差异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其变化背景、具体条款内容以及企业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新旧版本对比: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调整
在TZYNY 003-2020版本中,微生物限度检查主要依据的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的相关要求,而TZYNY 003-2025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特别是在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执行上有了更明确的指导。
首先,新标准明确了不同剂型产品对应的微生物限度限值。例如,对于膏状、乳液类产品,微生物总数限值由原来的≤1000 CFU/g 调整为≤500 CFU/g;而对于喷雾类产品,则首次引入了“霉菌和酵母菌”限值要求,限值设定为≤100 CFU/g。这一调整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更高要求,也反映出监管机构对消费者健康保护意识的提升。
其次,新标准对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梳理。2020版中,仅提及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而2025版则进一步补充了“膜过滤法”和“液体培养基法”,并根据不同产品特性推荐适用方法。例如,对于含有防腐剂的产品,建议采用“液体培养基法”以避免防腐剂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检测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要求,并新增了“检测人员资质”和“实验室环境控制”等内容,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企业在执行TZYNY 003-2025时,需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结合产品配方和剂型特点,不能简单照搬旧标准。例如,对于水包油型乳化产品,若使用“平板计数法”,可能因油脂成分影响细菌生长而出现假阴性结果,此时应优先考虑“膜过滤法”。
二是检测记录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必须得到重视。新标准要求每批次产品均需有完整的检测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测方法、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及结论等,以便追溯和审查。
三是加强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企业应建立符合新标准要求的微生物检测流程,并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检测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结语
TZYNY 003-2025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皮肤外用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其中关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调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对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只有充分理解标准变化背后的逻辑,才能在合规的基础上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市场认可。